昨夜,第七屆軍人運動會(以下簡稱武漢軍運會)的開幕式表演,再次突破了我們對美的想象,顛覆了我們對舞臺藝術表現形式的認知。
此次,擔任開閉幕式總導演的楊笑陽,導演團隊總監李軍以及開閉幕式總制作(總承包單位)利亞德集團不辱使命,為全呈現了一臺具有標桿意義的精品佳作。
▼武漢軍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《和平的薪火》
開幕式2小時10分鐘的儀式和文藝表演,在國內首創全球大的全三維立體式舞臺上(2萬多平米),憑借的投影技術與聲光電顯示技術,既展示了中國“止戈為武”的傳統軍事思想和中華兒女自古以來追求和平的愿望,又將東方文明的底蘊和當代中國的勃勃生機展現與世人面前,讓人驚嘆!
當人們還在討論如何“讓讀懂中國文化”時,楊笑陽導演已經將“傳統”的中國文化元素和“”的視效顯示科技完美融合,讓人與科技同步,通過一副史詩畫卷讓讀懂中國文化,讀懂中國軍人。
三大創新,讓武漢軍運會載入史冊
武漢軍運會是中國次承辦的綜合性軍事賽事,也是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中國舉辦的規模大的體育盛會。無論是賽事規模,還是參賽人數都是史無前例的。特別是開幕式表演,更是將創新理念發揮到致。
運營模式創新。
2017年,利亞德參加武漢軍運會開閉幕式創意方案競標,作為的一家民營企業終從5家競標單位中脫穎而出,被正式確認為開閉幕式的制作單位。這也是首次由民營企業在重大級活動中獨立承擔總制作的職責。
這次軍運會開幕式的模式創新在機制上更加靈活,管理上更加高效。昨晚,軍運會開幕式的完美呈現,就是對創新模式好的檢驗和褒獎。秉持“勤儉辦軍運”的理念,利亞德用有限的投入,打造出一場好的開幕式,創造了又一個行業奇跡,讓國人驕傲,讓震撼。
軍運會開幕式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,需要各方面協同配合,共同推進。為了讓全體創作人員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創演工作,利亞德還派出了強大保障團隊,在合理合規并符合審計的情況下,全力保障導演團隊創作和生活。
對于這樣的鐵軍團隊,總導演楊笑陽有三點自豪:開幕式全都是自己人的創意,沒有國外的團隊;開幕式從前期創意、中間制作到后期排練,再到終呈現,從頭到尾全是“中國制造”;主創團隊非常年輕,但非常有戰斗力。
▼上篇 《泱泱華夏·生生不息》
▲
藝術形式創新。
為了實現在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上的創新性,從2018年初開始,在長達一年的時間里,創作團隊先后多次組織人員赴軍事博物館、武漢軍官學院等地參觀學習,7次赴武漢市各文化古跡采風考察,搜集和查閱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史詩、邊塞詩、孫子兵法等大量具代表性的歷史資料、人物形象以及國內外舞臺科技、燈光、視頻等,積累了大量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影像資料。
武漢軍運會的開幕式圍繞“共享友誼,同筑和平”主題,以五千年華夏文明為依托,本著語言的化、形式的原創性、效果的史詩感這一創作理念,打造出一臺反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面貌,體現中國特色、軍味濃厚的開幕式演出。
“我希望孩子們都能記住絲綢之路。我們送出去的都是和平,和絲綢一樣和我們的肌膚相貼,是那樣的滑潤,是那樣的親切。就像今天的‘一帶一路’,我們送出去的不是戰船戰炮。”就像楊笑陽導演介紹的,演出中每一個藝術表現形式都傳遞著中國傳統文化的“和合之道”。
▼下篇 《路路相連·美美與共》
文化科技融合創新。
武漢軍運會開幕式的大亮點是將舞臺搬到了室外。這個舞臺不僅是目前上面積大的舞臺,還是大的全三維立體式舞臺,同時也是使用投影技術面積大的舞臺。楊笑陽導演在這個舞臺上,將前沿的科技、多媒體藝術和人文主義美學的史詩敘事手法完美結合,打造了一臺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的視覺盛宴。
當長江、黃河多次以實體水景形式出現在舞臺上;當麥田、絲綢之路、一帶一路等元素畫面360度呈現在舞臺上;當火炬手劉玉棟踏上和平的階梯在水中點燃軍運會圣火……這些 簡約大氣、生動逼真的舞臺效果,以及觀眾沉浸式的體驗感受,是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完美呈現。
此番,利亞德集自身在視聽科技領域的技術優勢,將前沿的聲光電技術運用的淋漓致,與導演團隊的文化創意完美結合,通過中國美學的寫意手法創作出了一幕幕恢宏的壯麗詩篇。
▲火炬手劉玉棟水中點燃軍運會圣火
\▲火炬點燃,第七屆軍人運動會正式開幕
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聲。我們有情懷,有夢想,還有故事......縱使成功后轉身離開,這座城市的記憶也會永遠跟隨。2年多的努力,近千個日夜的堅守,利亞德人 用這一夜的視覺盛宴,為武漢添彩、給中國增光、讓矚目
本文轉自:全評媒